close

我是一個臨床心理師,我大多時間在身心科診所工作,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持續存在,但今天一次又一次的發生,這件事總算引起了我的注意力。

在我們這個科別,大約90%的人有失眠的困擾,可是只有一半的人覺得自己的情緒狀態不佳,有趣的是,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花時間跟醫生聊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在談論他們的症狀、藥物使用的狀況、副作用等等,很少人會真正討論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是一種忽略?是一種逃避?還是一種邏輯上覺得不相干?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

門診時間有時會聽到一個個案進門就說趕時間,希望可以快點拿到藥就離開,似乎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可以被藥物解決,但是問題是怎麼被解決的,我很好奇。

在我與個案工作的初期,大部分的個案也常透露出類似的想法,感覺跟我談個幾次,他們就能解決問題了。

的確,有些眼前的問題可以得到控制,可是在表面的問題底下可能還存在著更核心、影響層面更廣的議題,需要的基礎更穩固、更安全,絕非一蹴可幾的事,但是因為面對的是人,我們總容易為了眼前小的利益,放棄更長遠、更多的獲得。

這就是人性。

我會這麼說,其實代表的是我也會犯類似的錯誤,但是如果我們能謹記在心,在某些時刻想起了,或許我們能夠有機會不掉入這個漩渦之中,即使已經一腳踏入,也能想辦法脫困。

如果您有打算看身心科。

第一,請先紀錄。

把症狀的種類、持續時間、影響程度及相關的事件或壓力源做個紀錄。有利於醫師快速形成印象,而且這麼一整理,可能你對於症狀就能有比較立體的瞭解。

第二,正視問題。

你需要知道藥物可以幫助你緩和症狀,但從來都不會解決真正的問題。可能你覺得症狀就是一切問題的起源(請回頭看第一點☝️),可能你暫時不想面對問題,或者其他的原因,請記得你與藥物之間的關係,你才會知道如何駕馭它,而不是被它操控。(題外話:阿趴曾對Sky說「人要比車兇」,就是這個意思。不知道?!請看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

第三,預留時間。

多留一點時間,給醫師,也是給你自己。畢竟身心科的工作人員並不標榜特異功能,我們會需要花時間瞭解你,甚至要應付你那些不肯放手的糾結。相信我,不容易,如果你願意配合,或許能讓一切順利得多。萬一你真的忙到沒有時間,我還是那句老話,請留多一點時間。(如果真的忘了,請看上面☝️,而且記得來掛號看診,無論是因為遺忘或忽略,我們都很願意跟你聊聊,請記得留多一點時間)

有句話說,時間像乳溝一樣,擠一下就有了。你,願意嗎?

我想,這是跟你的想法有高相關的議題,你願意給治療多少時間、多少機會、多少耐心,意味著你對自己的問題所困擾的程度,所以你所花費的時間不是給醫療人員了,而是給你自己,如果你不願意,我只會覺得可惜。

為什麼不願意給自己一些完整的時間?

arrow
arrow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