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到老家,阿嬤拉著我說著阿公的病痛,經過一連串的就醫,醫生都說阿公的身體狀況很好,不需要太擔心,但是阿公仍然常常感覺不舒服。

在工作的場合很容易聽到類似的陳述,身體的不適找不到相對應的病因,除了未能及時找到真正的身體病灶外,是否也可能是內心有話要說,只是它必須得透過這樣的方式才得以表現出來,因為我們的言行舉止都需要經過意識的審查機制,無論是超我或現實原則,都可能讓我們無法實話實說,所以透過身體不適的方式去表達,或許反而能得到雙贏的局面。

怎麼說呢?

期待受到別人的關懷與注意是多數人所期待的,但是主動向別人提出這樣的要求,卻顯得相當困難。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一個很ㄍ一ㄥ的人,如同我太太近期向親友提到的,我從來不會特別去提工作上遇到的事,一方面是希望工作與生活能夠分開,另一方面,我覺得我自己還能承受,就不需要再去影響到我身邊的人。

可是當我覺得有壓力時,無論來自於工作或生活,我覺得自己可以感受到身體強大的疲憊感,但是對於自己內心的感受卻一無所知,當我開始散發出「我好累」、「我需要休息」等訊號時,如果我接受到相對應的回應時,例如「你就休個假吧!」,諸如此類的回應總是能夠讓我感覺精神一振,甚至有時不需要真的休假就能讓我感覺好了許多,但是如果所獲得的回應不如我的預期時,例如「不然咧,生活還是要過啊!」、「沒有工作哪裡會有錢?」等,我覺得身體的疲憊感會變得更加沉重。如果只是單純身體的狀態,應該不會隨著外界的回應而不同,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可見心情在這其中必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我試著分析自己的這段陳述,發現三個有趣的地方。第一、我評估自己能力所及的極限,在此之內,好像我容易陷入一個人的戰爭,我只顧著自己向前衝,卻忘了讓身邊的人知道我的狀況,或者尋求一起合作的契機,直到自己不堪負荷時才想要尋求協助,但身邊的人可能對狀況一無所知,難以提供適時適當的協助;第二、我採用曖昧不清的方式表達,明明需要的是心被關懷,卻用身體不適的方式表達,好像期待著對方能夠突破我所設下的這些偽裝,這樣才是真正瞭解我的人,所以用身體不適的方式表現好像也呈現出我對於環境的不安全感;第三、對方所給予的回應,我所無法控制的部分,可是我發現自己很特別的地方是,即使環境給予我的回應常常不如預期,但是我仍繼續嘗試這麼曖昧地說,是代表著我仍期待知音人出現嗎?還是我只是想表達,並不期待有人能真正懂我呢?

無論身體不適是否真的能夠找到病灶為何,但我相信心理因素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像有些孩子一遇到上學、考試就會出現肚子痛症狀,如果只是看腸胃科,或許可以讓當下的症狀緩解,可是真正的病灶若源自於心,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若是無法真正看到內心的需求,這些身體不適的症狀就只是症狀,久了反而成為另一個問題。

arrow
arrow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