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的一天,三個個案,談著三段關係,過程中都出現一樣的表現,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一個個案談著他與另一半,另外兩個個案談著自己的孩子,他們分別透露出來的是再也無能為力的感覺。於是他們說:心理師,可以請你跟他溝通嗎?

一開始聽到這句話,我心裡的感覺是,他們嘗試要將這個重責大任託付給我,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用盡了方法,還是無法讓對方回頭,於是把我當成一個可能有效的工具,不知道是憑著談話過程對我的評估,還是認為這就是我的專業技能,又或者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根浮木,讓他們願意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向我提出請求。

過去我很容易就掉進了這個局裡面,彷彿說服一個人就是我的工作,而結果就代表著我的專業能力,我不能推也不敢推,不能推的原因是,我認為應該好好把握這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不敢推的原因則是,我可能會在個案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總而言之,我考量的只有我自己,而不是為個案謀求最大的利益。

我在這三個個案身上也看到了類似的感覺,他們都想為自己生命中的某個重要他人付出,但他們期待對方的表現符合自己的預期,他們覺得那是他們所扮演的角色需要去承擔的,於是他們拚命地做,一直到自己精疲力盡,一直到對方不知感激,才猛然發現已經將對方的責任背負在自己身上,還持續怪罪對方為何不趕快自立自強、奮發向上,卻忽略了自己也在一旁推波助瀾,才讓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類似的地方就是只聚焦在自己的感受,好像只要把對方維持在自己的容忍範圍內,感覺比較舒服自在,所以,改變對方成了第一要務。

可是我們忘了他,那個我們想要幫助的人,他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他為什麼用那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感覺?當我們嘗試將心中所期待的加諸在他身上,那是他要的嗎?否則為什麼他要改變呢?

這裡帶出了另一個思考角度,「對方怎麼想?」,到底也在同一對話空間的另一方正在想什麼?正在處理哪些訊息?又或者他接收到什麼資訊?他如何解讀?太多未知的問題存在於這個對話空間,如果我們只顧著說自己的話,不考慮對方的因素,除非對方願意配合,也能夠配合,彼此才能有效對話,否則會不會常常只是在雞同鴨講,甚至原本帶著善意想要幫忙,最後落得不歡而散。

所以我嘗試把這個議題帶入到這三個個案談話的過程,嘗試幫助他們釐清自己的思緒,並且請他們回過頭去想一想、感受一下。當我試著用問句去引導他們能夠說得更多、更清楚,而且適時地整理一下他們所提供的訊息,確認沒有偏離主題或誤解彼此的意思,讓個案看到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問題為何,而為什麼這會是他的困境,找出個案自己內心糾結的地方,試著去同理個案的感受,再視個案面對內心糾結的反應再做後續的處理。

同樣的模式也適用於個案在面對重要他人的對話,因為過去他們很快地下結論給建議,卻遇到對方不領情、抗拒,個案帶著熱忱卻一廂情願地想要伸出援手,遇到對方的忽略、冷漠或者是生氣,受挫的心可能讓個案也陷入負面情緒中,可能灰心難過,可能憤怒激動,甚至引發攻擊釀成衝突,我相信都不是原本所樂見的結局。

感謝這三個個案與我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我不打算介入他們與重要他人的關係,也沒辦法介入,因為這是屬於他們的關係、他們的故事,唯有當事人才是解開枷鎖的那一把鑰匙。我只是在他旁邊的somebody,適當提醒他們注意週遭環境的人事物,想一想如何表達才能讓自己的想法如實地傳遞給對方。

這些過程有意義嗎?就看你怎麼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