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中國人的大日子,各方親友齊聚一堂,有一些以前沒好好注意但有趣的事。

例如某一對父子之間,爸爸對於兒子的行為無法認同,當然他也提出一些舉證來支持自己的論點,而且他認為自己很瞭解兒子的個性,所以更不知道該如何與兒子相處。

不曉得你看完這段文字,心裡的感覺如何?我的第一個發現是,這對父子正面對面硬碰硬,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正在與對方維持著這種對立,還是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溝通的形式。

就算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溝通的形式,不知道他們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什麼?可能是某個時間點對方所表現出的情緒反應,可能是從別人口中轉述的內容,我們可以想像外在所呈現出來的模樣,但彼此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除了當事人之外,有誰能說知道瞭解?或者某些當事人自己都不一定瞭解,那我們如何說出自以為理解對方的言論?

這個「理解」是如何形成?從當下的情境脈絡,從對於這個人過去所知道的「認識」,試著去推論人的行為背後到底在想什麼,但是那些過去的認識是否已經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然而我們卻容易把這些內容做為推論思考的素材,建立在不確定性上的不確定,這樣的認知謬誤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

所以焦點拉回這對父子,他們真的在溝通?他們真的瞭解彼此?他們的推論真的如此正確?在我目前看來,答案為「否」的機會好像比較高。

當天在現場,也有人請我給與一些建議或釐清,但是很有趣的是,有其他人更快速地做了這些判斷,更豐富多元的思維充斥在現場,好像想用這些答案去停止那些不應景的負面情緒繼續露出,感覺像是要把大家的焦點移開,不去看問題好像就沒有問題,我困惑的是,為什麼想用這樣的方式去回應?

寫到這裡,感覺自己太過認真去看待這件事了,我好像回到治療現場,忘記了那是一個大家聚會、和樂融融的場景,好像應該好好享受那個氛圍,但總是覺得卡卡的。問題浮出來了,很難真的若無其事地過日子,偏偏在不算適當的時刻出現。

我心裡其實也有話說,但我並沒有要給與任何一方什麼樣的建議或方向,我會嘗試引導對方想一想前面提出的問題,試圖讓兩人看到彼此所處的位置,讓當事人看到自己如何形成推論、做出結論,到底現實與想像的落差是什麼。

有時候我分不清楚,一個人和一個助人工作者有什麼不同,身為一個人,是否可以對人保持一定程度的好奇與關心?身為一個人,是否能覺察到自身的極限?身為一個人,是否能夠誠心回應別人的問題?還是必須要經過訓練與培養後,我們才真正會這麼做呢?

我會好好想一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