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宥勝佔了許多新聞版面,即使我原本就不太看新聞,但臉書上一堆分享,想要不注意到都很難。看了這幾天的內容,無論是新聞上、網友說,還是宥勝親自回應,我想跟各位分享自己的一些反思。
 

thinking in media period.png

面對每天大資訊,你如何判斷?


斷章取義的判斷
首先就是為什麼我不太看新聞的原因,過去我把新聞視為一種讓我獲得新知與重要時事的來源,但現在很多新聞台都講究收視率,就像公司講求KPI一樣,為了達到目標,雖然不是全部,但很多編輯或記者卻在這一點上著墨,我感覺現在的新聞內容其實有點像八點檔,目的在吸引人的眼球,卻不見得能提供太多的省思與啟發。
面對宥勝的新聞,第一時間我其實沒有什麼太多感受,就只是知道了這件事,然後我把它放在一旁,因為我知道自己只是知道了片段。根據完形心理學,「部分不代表全部」,可是我們卻容易依據部分的訊息過度推論。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解讀新聞資訊的過程,也出現在許多我們溝通的歷程之中。當我們義正嚴詞地提出評論或建議時,我們真的知道事件的整個經過嗎?

設身處地的界線
第二,現在很多人在談同理心,在溝通的過程我們也會強調要「換位思考」,讓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去體會。但是我們是否注意到,無論我們如何設身處地、深度同理,可是你我都不是當事人,我們不在那個現場,我們不在那個思考脈絡中,我們如何知道在當事人的心中發生了什麼事?無論是宥勝、蕾蕾、蕾媽。
去年有一本書叫《失控的同理心》,作者認為同理心就像聚光燈一樣,打在某個人事物上,光束範圍十分狹窄,將我們喜愛在意的人事物照得熠熠生輝,也將陌生、相異和遭到排斥的人事物捨棄在無法察知的昏暗中。我們的偏見也在聚焦的過程中佔了重要的一席之地,當我們說著自己正行使著同理心時,我們到底只是一時激情,或者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就算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就代表事實了嗎?

置身事外的前提
最後,是我多年來的經驗與知識教會我的東西—在了解一件事之前,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置身事外,因為我永遠都不敢保證自己知道全部,我永遠都不可能完全明白當事人在想什麼,即便我掛的是心理學專長,但我沒有特異功能,我不會讀心術。
我所擁有的是一顆開放、接納、好奇的心。
很多時刻我就是對那些看似合理的過程感到好奇,對那些理所當然的推論感到疑惑,我相信唯有如此,才能讓我與當事人站在同一側,而不是與他對立,或者是站在外圍事不關己。我願意等待、我願意聆聽、我願意觀察、我願意接受,終於,我看到宥勝一連串的回應,即使仍有許多討論的空間,但是他後來呈現出來的感覺已大不相同。
或許這就是人之所以令人感覺好奇、有趣的地方吧!

所以在面對新聞時,或者是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事件,你需要:
1.隨時保有一顆「有彈性的心」。

因為瞭解自己所擁有的資訊是片段的、零碎的,就算擁有再多的資訊,也拼湊不出彼時彼刻的現場,避免提出過度自信的推論。
 

2.「答案永遠在當事人身上」
當事人在想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我們總認為自己非常瞭解對方,我們可能會放棄了繼續瞭解對方的機會,反而失去了對人的好奇,只聚焦在表面的問題。

3.凡事「反求諸己」
說別人的事,很簡單,但是要看見自己的心,卻不容易。尤其我們的眼睛、耳朵等感官時常都在感受著外界事物,卻很少問問自己,我怎麼了?為什麼我會這麼想?我的根據是什麼?我受到什麼的影響?每一個事件都可以是我們反思的起點,只看你是否願意問問自己

一篇新聞報導再怎麼沸沸揚揚地被討論,終究有一天會平息。有人說,「你不是得到就是學到」,生活中一件件事情過去,究竟在你我的心中會留下些什麼,還是在每個事件中獲得啟發,就看我們的心如何去經驗與感受啦!

arrow
arrow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