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品牌,後來發現我不是,我只是一種產品、一種服務,除了不斷精進自己之外,沒有其他讓自己躍升為一個品牌的方法。

過去當我有機會到學校、社區、醫院服務時,我覺得臨床心理師就是一個品牌,所以當我帶著這個品牌走進群眾時,我以為他們是仰望著我,尤其在演講的場合,我帶著知識的優越感,走進會場,走上講台,我以為台下的人都準備好了,我以為只有這個可能性,但很多時候我只是在準備著自己想準備的東西,所以我在製作簡報的過程很開心,因為我取悅了自己,但是在演講的過程很苦惱,因為看到聽眾一個一個倒下。

最近在朋友的引薦下,我有機會面對一群大學生,當下我想到的要跟他們分享學習這件事。

準備的過程中,一開始我只著眼著自己要說的話,我準備了自己覺得豐盛的一桌好菜,期待學生們能在兩節課的過程中吃下去,並且消化完畢。製作簡報的過程依然自己覺得很開心,做完之後才發現,我只是沉醉在一個人的世界裡,所以我嘗試調整,嘗試改變。

於是我把學生的觀點加進來,重新審視自己想要呈現的內容,並且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在裡面,我以為這樣子應該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是從各方的意見看來,我還是在自己的框框裡面,因為或許一開始他們就不見得準備好要參與這堂課,學生可能只是抱著參加或者是參觀的心態進到教室裡。

一開始我很困惑,即便防衛機轉為我找了很多理由,試圖讓自己在面對各方的意見時,心裡能夠好過一些,但是無助於解決問題。

後來,關鍵的那句話出現了。

我的action夥伴說:「如果是五月天~那麼故事就有意思了!」

一個最基本也最關鍵的議題浮現了,「為什麼他們要聽我說話?」我沒有想過這一點,我覺得理所當然,我認為這一切不都是已經約定好的嗎?為什麼還需要顧慮他們的動機?正如我在執行心理治療的過程,我以為個人付了錢,就代表他準備好要跟我討論他的內心世界,但往往實際上不見得是如此,所以才會存在著各種阻抗,在會談室裡,在他們的現實生活。

這個覺察讓我感覺痛苦,也讓我感覺興奮。因為我花了10年的時間才發現這個盲點,因為我花了10年的時間終於發現這個盲點,也讓我發現過去所遇到的某些困境,其實都是有原因的。我以為自己所擁有的這個品牌光環,其實是需要許多的累積才能點燃人的動機,其實需要奠基在人的議題。這個人,不是我,而是我面對的人,這一切才會變得有意義,它們的意義。

因為這個發現,我更能夠把自己放下,我更願意把自己放下,因為這一切都不是為了我,而是我面對的人。

對於我來說,很多東西都是最近才開始學習到的,我遇到許多我的老師,我開始學習跟隨我的老師,無論他是否覺得自己是我的老師,或者是否願意被冠上老師這個頭銜。

在此,我都誠心的感謝你。

 

#感覺自己像在寫教師節的感言

#那些年曾經教會我一些東西的老師

#學習當一個老師的歷程

arrow
arrow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