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了很多感覺,今天要分享的是學習歷程的反思,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認知心理學所學到的東西。
當我們在接觸到任何人事物時,我們的腦袋會同時進行兩件事情,下行(top down)與上行(bottom up),簡單來說,有點像網路的下載與上傳,畢竟認知科學與電腦的發展息息相關,就像是用電腦去模擬大腦的運作,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類似的運作模式。
所謂「下行」(top down)指的是,以我們原本就有的知識與經驗去解讀所得知的訊息,試圖將這些新的外來資訊同化成知識與經驗的一部分,進而為我們所用。而「上行」(bottom up)指的是,從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訊息,無論是新或舊、單次或重複,都是藉由上行的歷程來處理,我們可以藉由這些資訊來調適原本的知識系統,有點像電腦更新(update)的感覺。
知道一個訊息存在於我們的認知功能中會同時存在著「下行」與「上行」兩種機制,這跟我們的學習有什麼關聯性呢?
曾看過一位網路大神分享過他的有效學習方法,有三個步驟。第一,把自己當成全然的新手,完完全全地接受新的知識與技巧,這部分就是只運用「上行」的機制,大量讓這些新的知識與經驗進入大腦,有點幾乎不加判斷地接受它;第二,就是不斷地練習老手所提供的模式,讓這些經由「上行」所得來的知識與經驗不斷地調整內在的知識系統,變成一套已經熟能生巧的模式或習慣;最後才是「下行」的介入,逐漸整合到自己的知識系統,並且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程序是由外而內地形成,原本以為這好像跟我所以為的相反,但仔細一想,其實在很多外在系統就因為反其道而行,最後落得效率不佳的下場。例如,如果在一個家庭裡,父母總是堅持著自己的意見,凡事都以他們的解釋為最高原則,當小孩從外面獲得新的知識與經驗時,無法獲得父母的認同,這些知識與經驗就容易卡住,甚至在小孩的心中變成矛盾的存在,無法得到有效的整合。或者是在一個企業裡,上層主管總是以就有的思維,把持著決策的權力,當下屬提出新的想法時,上層主管始終無法接受組織因此而需要調整,許多新的觀念或創意無法更新,組織就容易變得僵化固著。
經過這麼一想,好像由外而內的學習,並不是這麼一套反其道而行的方法,這也是我在參加數百人幫助教育計畫中所學到的「把人放心上」。當我總是以我的價值與知識去判斷身邊的人,無論秉持的是我的專業或我的經驗,我只是看到我所想看的,或者是我的知識與經驗所能看到的,但是在每個當下,我眼前的人事物必然存在著它獨特的地方,當我忽略了這一點,我也失去了從他們身上學到新東西的機會。
然而要能夠放下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有時是ㄧ件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我的想像是在黑暗中行走著,因為我已經太過於習慣藉由我的五感與思考去解釋這個世界,而且我自己也背負起太多的包袱,因為我會想像如果我什麼都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我呢?原本單純的學習歷程,變成了面子問題,很奇妙也很扭曲。
在此想通了這一點,心中有些豁然開朗的感覺,一方面是因為過去總覺得認知心理學太過生硬,好像與心理學的應用有一段落差,純粹只是一種理論的觀點,但其實是我想得不夠透徹。另外一個部分是,「變成無知的人」始終是我自己的罩門,但其實「無知」與「未知」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全看自己怎麼去看待。
若能以未知之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因為未知所以好奇,因為好奇所以專注,反而能夠以更開放接納的心境專注地去認識這個世界,這不就是「正念」一直在教我的「活在當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