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人可以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可是卻有一群人仍然深受身體不適的困擾,他們在各個科別就診,也經過進一步的檢查,發現身體器官並沒有異狀,但是個案仍然覺得全身不對勁,醫師推論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什麼是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為人體中一個神經系統,主要負責的是在面對環境出現變化,或者是面臨到壓力時,聯絡全身的神經系統、身體器官或是內分泌系統,做出適當的改變與調整,符合環境所需的要求。

此外,自律神經系統又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就像是負責著身體快與慢、緊繃與放鬆的兩個部分,讓個體在壓力狀態下保持警戒備戰狀態,一般狀態則是可以比較緩和。一般狀態下,個案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應該盡量維持在平衡狀態,該動的時候可以動起來,該放鬆可以放鬆,不會過度緊繃,也不會過度放鬆。

「自律神經為什麼會失調」?

既然自律神經系統是一個幫助人類適應環境的神經系統,理應不會有失調的狀況,那為什麼會出現失調的狀況呢?其實自律神經系統就像人的肌肉,當您經常去使用、鍛鍊它時,自律神經系統就會變得比較強壯,可以長時間有彈性地去調整身體的狀態,可是如果自律神經總是處於不活躍、不變動的狀態,包括長時間過度緊繃或放鬆,自律神經缺乏足夠的調適機會,自律神經系統就會如同萎縮的肌肉一般,在面對壓力或突發狀況時,沒有辦法提供身體足夠的彈性或持續性,使得身體狀態難以配合環境的改變,因而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

國外學者H. Selye曾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的觀點,就如同在描述著交感神經如何影響身體變化,當壓力出現時,個體處於警戒期(alarm reaction)與,交感神經變得比較活躍,個案可能會表現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免疫系統下降等狀態,身體不斷付出能量,提供身體足夠的動能,讓身體可以即時做出反應,可是當個案處於長期壓力下,個體會進入抗拒期(resistance),交感神經顯得過度活躍,身體器官超出所能承受的極限,個案開始會出現心悸、呼吸困難、肌肉痠痛僵硬、腸胃不適…等症狀,如果個案的壓力源始終沒有解除,個案會進入耗竭期(exhaustion),交感神經持續活躍,身體的能量可能消耗殆盡,即使個案仍然處於備戰狀態,可是容易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跟上的環境變化。

當副交感神經比較活躍時,身體處於比較放鬆、舒緩的狀態,但是這樣的狀態若是過度活躍,可能使得突發狀況發生時,個案的身體狀態因應不及,個案也會出現一連串的身體不適。

 

當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很多人容易將焦點著重在身體上的不適,反而忽略了現實生活的壓力或是情緒變化的影響程度,可是在心理學的範疇中,常常是將人視為一個整體,所謂「牽一髮動全身」,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只是想著如何治療身體症狀,更重要的是找出症狀背後相關聯的影響因素,針對問題的根本治療,可能才是比較有效的解決策略。

 

頭部

頭痛、頭重、偏頭痛

眼睛

眼睛疲勞、流淚、視線模糊

耳朵

耳鳴、耳塞

口腔

口乾、味覺異常

喉嚨

喉嚨發癢、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壓迫感

呼吸器官

呼吸困難、有缺氧感

心臟

心悸、喘氣、胸悶

消化器官

噁心、胃部發熱、胃部痙攣、胃潰瘍、腹脹、便秘、腹瀉、消化不良

泌尿器官

頻尿、殘尿感、排尿困難

生殖器

陽萎、生理不順

肌肉、關節

肩膀酸痛、肩膀僵硬、關節乏力

四肢

四肢麻痺、發抖、發冷、指間有電流感、感覺遲鈍

皮膚、汗腺

手心腳底多汗

食慾

食慾減退或增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志偉 的頭像
    黃志偉

    臨床心理師 黃志偉

    黃志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